心语滴滴
                     当你累了的时候,心灵是唯一的归宿!岁月改变了年轮,但改变不了你我赤子的心! 朋友!有空来坐坐!

我的主页    照片   好友[文章  收藏         最新阅读     推荐文章 
区空间    校空间  
招考信息 |  中考语文 |  红木天香 |  索书成癖 |  人生啐语 |  身心健康 |  歌词回味 |  花花草草 |  泥壶茶香 |  语文课改 |  石全石美 |  音韵有声 |  社会关注 |  单反天地 |  世说新语 |  航海罗盘 |  片风丝语 |  诗情醉意 |  散装啤酒 |  课堂散步 |  课题研究 |  幽径偷花 |  禅房窃月 |  名诗撷英 |  时文掬美 |  棒棒糖香 |  快乐体验 |  问题辅导 |  试题宝库 |  作文探究 |  五彩缤纷 |  经典咀嚼 |  阅读沉思 |  名人浏览 |  电子书屋 |  班会写真 |  文史休闲 | 
本学习空间统计:   4208 篇文章  


博主说明:教师
姓名:王金龙
学校:翠园文锦中学
空间等级:56 >
现有积分:67480
距离下一等级:12520分
空间排名:教师类 第10

 
最新文章
 
癸卯初夏即兴叹安庆
采桑子·癸卯春对雨
癸卯珍珠婚周年与夫人共勉
云南印象
癸卯春夜游凤凰古城即兴
癸卯忆安庆振风塔
 
随机阅读
 
仲吕,山坡羊
仲吕,山坡羊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想象(中)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想象(上)
歌曲,小视频
歌曲,小视频
 
推荐文章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2021届四班马安然)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2021届三班吴雨洋)
悼念石云孙老先生
观家叔微信故乡古镇坡头郁金香美图步李白《.
辛丑春二月浏览方教授微信母校红楼东侧门照.
辛丑二月既望粤港澳大湾区仙湖邓公手植树下.

1月5日
2016
 

对《“互联网+”背景下“微作文”研究》的评价(余克检)


   作者:王金龙 发表时间-13 :2:52  阅读( 837 )| 评论( 0 )
 

对《“互联网+”背景下“微作文”研究》的评价


 


 评语:

          拆解开来,“互联网+”“背景下”“微”“作文”几个词语,都是熟悉的概念或短语,但整合成起来,再加上“研究”二字,就有了开创性的意义,就显示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勇气。《<“互联网+”背景下“微作文”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即使孤立地从文本角度来阅读,也不失为一篇规范、严谨,看起来具有实操性,让人有信心去实施的优质方案。

       方案的核心在“互联网”和“四境”。“四境”是类别,“互联网”途径,连接两者的是“+”,决定这个课题达成目标的价值的关键要素,也就在这个“+”字。从《方案》里看,四境包括“自然美境”、“生活情境”、“文化艺境”、和“人生理境”。既要面对学生起点低、兴趣弱的现状,又要达到四境的高度,现实教学中,无论从面上还是从点上,难度从来就有,没有片刻或离。研究方案试图用“+”用“微”来寻找出路,是一条智慧之路,是一条必然之路,当然,也是一条难以达到最初愿想的坎坷之路。

       方案对“微”的阐述,穷形尽相。也清晰地界定了“微”不是单篇作文的字数与长度,而是“类别”的精细分工与“内容”的条块切割。试图通过有序的单项微训练,通过有序推进,通过零存整取,达到让学生可以动笔写,愿意写,会写直至乐写到写得好的理想境界。让学生依托互联网,依托分享与交流,依托有恒心的指引,依托朝乾夕惕的持续关注,从而把学生从此岸渡到彼岸。所以说,在看到这篇方案时,首先是肃然起敬,然后是捏一把汗。

       直到看到“心语滴滴”博客平台,看到200万的点击量,这一把汗才悄悄挥洒。相信微作文训练,一定可以依托”互联网+“得以顺利实施。

       不过方案的制定者,应该知道,初中学生的作文训练,中国学生的母语写作,到了义务教育阶段的第四阶段,学生不是白纸一张。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对作文写作的要求与评价,也自有其标志。如果以学生的作文集为结题标志,不经过课题实验,只是按照传统的“家庭类”“学校类”“自然类”“自我类”“读书类”“穿越类”“文化类”题材分类法,写好以后,再进行一稿初评、二稿复评、三稿终评的升格,也可以让文章达到一定的水准。如果按照自由的程序运作,学生的训练与区级的检测没能同步,学生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是继续一往无前,还是难以为继,也是该当别论。期中期末的检测,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各级各类作文大赛,不会按照自然科学一般的节奏稳步推进。作文,作为一项综合性的能力。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素材的来源,主题的确定,结构的安排,语言的斟酌,对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在文字输入后,融合了经历、体验、感触、情感、理性后,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也不得而知。所以,微作文的实施中,应该在按照既定顺序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推进的同时,还要兼顾全区全市常规的进程。

        还有一个问题不能绕过。那就是量、质、时间和书写协调的问题。“互联网+”为及时性提供了便利,可是,真是为所有同学提供了便利吗?假定以大量的写作为前提可以成为现实,那么质如何保证?如何修改升格?当然修改升格后,分享确实可以共赢,可是时间又从哪里来?在日益强调书写重要性的当下,书法水平又如何提高?

        总之,《<“互联网+”背景下“微作文”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方案,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很有研究价值。当然,碰到的困难越大,解决后价值就越大。只要做,就会有得。让学生乐于写作文,不是降格以求的迎合,而是蜕皮成长的疼痛中的成长。用智慧激励学生同老师一起研究作文,不畏千难万险,记下千难万险,也会是研究中的衍生成果。唐僧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我们即使没有看到取回的真经,单单只看他们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就已经收获多多。


 


上一篇文章:“互联网+”背景下“微作文”研究实施方案(市级课题)   

下一篇文章:2016迎长篇小说”大年”?贾平凹、王安忆皆有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