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乌江(原名“乌江一朵浪”)
                     千里乌江水 奔腾入海洋

我的主页    照片   好友[文章  收藏         最新阅读     推荐文章 
区空间    校空间  
教学论文 |  人物彩照 |  诗词歌赋 |  散文随笔 |  楹联曲艺 |  古诗新唱 |  鸿雁长飞 |  赋彩课堂 |  闲情偶记 |  学海导航 |  桑榆晚景 |  流金岁月 |  快乐国学 |  博海观潮 | 
本学习空间统计:   749 篇文章  


博主说明:教师
姓名:杨建华
学校:退休教师
空间等级:40 >
现有积分:16027
距离下一等级:1473分
空间排名:教师类 第56

 
最新文章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想象(中)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想象(上)
职场手记:万紫千红集桂林(下)
职场手记:万紫千红集桂林(中)
职场手记:万紫千红集桂林(上)
欣见旧稿,如遇故人
 
随机阅读
 
同饮一江水 共唱一首歌——草埔小学学生参.
诉衷情 (贺中秋)
仲吕,山坡羊
仲吕,山坡羊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想象(中)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想象(上)
 
推荐文章
 
职场手记:万紫千红集桂林(下)
职场手记:万紫千红集桂林(中)
职场手记:万紫千红集桂林(上)
相逢是首歌,歌手是你我——博客伴我陶然行.
魅力教师,闪亮登场——博客伴我陶然行(中.
博海弄潮,高唱大风——博客伴我陶然行(上.

4月3日
2022
 

四十年前的准考证及背后的故事


   作者:杨建华 发表时间-16 :18:11  阅读( 2583 )| 评论( 0 )
 


四十年前的准考证及背后的故事


       四十年前,贵州教育学院成立招首届专科起点的本科生,只有两个专业:中文和数学。招生对象为教龄两年以上的专科生及同等学力者。招生名额分到地区,铜仁地区分到六个名额,中文三个、数学三个。我当时在贵州省松桃师范(后改名为松桃民族师范,关停并转后现在叫松桃三中)任教,由于只有专科学历,学校领导不放心让我教语文,让我担任全校《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虽然我把《教育学》《心理学》上成了全校学生最喜欢的两门课,但毕竟是公共课,没有上专业课语文那样有成就感。若能考上贵州教育学院中文系混个本科文凭,回到松桃师范教语文就没有学历不达标这个门槛了。贵州教育学院公布的考试范围为高中教材及相关内容,虽然我没有上高中语文,但是自信凭我的功底,考进前三名问题不大,于是信心满满地前去考试了。

      考场设在铜仁三中,报考中文专业的考生有50多人,报考数学专业的考生只多不少,以铜仁师专七七级、七八级毕业生为主,还有文革中铜仁地区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后改名为铜仁教育学院,再后来与铜仁师专合并改为铜仁学院)的毕业生。没有像现在中考高考单人单桌,而是俩人一桌,但是那时候人们非常淳朴规矩,舞弊的念头都没有。我坐在教室门口第一桌,与铜仁三中一位老师同桌,他是一名上海知青,衣着华丽,器宇轩昂,毕业于铜仁地区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和他坐在一起,他就是天鹅,我就是个丑小鸭,两位监考老师(贵州教育学院直接派来的两位教授)给他发试卷时都是礼遇有加。我不动声色,但心里忍不住偷着乐,上海人怎么了?多长两个子耳朵?出水才见两腿泥呢,走着瞧吧您呐!

      第一场考《汉语》(含古今汉语和古代文化常识),我拿到试卷,现代汉语部分没有问题,但分值太少,仅占20%,古汉语占80%,题目都看不懂。我傻眼了,感到了压力。于是就说怪话:这个教育学院,出的什么题哦,尽是些不规范的汉字。当时是曹文星教授和谭佛佑教授监考,曹老师一听就走到我桌前,问哪里不规范?我就把试卷上的古今字、异体字指给他看。曹老师用贵阳话解释:兹是古汉以(语),不是不规范,古汉以(语)——就是兹过(这个)样子!整个考场大笑。很多人暗地嘀咕:哪来的草包呀?题都看不懂也来考试。不过我猜他们也看不懂,为什么呢?因为我考上了,他们没考上。

       第二场考《文学》(含古今中外文学及文学概论),波澜不惊,轻松交卷。

       第三场考《作文及作文评改》,自己写一篇800-1000字的作文,再改一篇“学生作文”。这是我的强项,也是我拉开与其他考生距离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交卷后我似乎已经看到贵州教育学院的大门向我敞开向我招手了。

       两个星期后尘埃落定,我考了铜仁地区第一名,师专同班同学张明考了第二,低我们一级的师专七八级毕业生罗亨华考了第三名。

       开学后,我在贵州教育学院校园内遇到曹文星教授,问他:曹老师,您还认得我不?曹教授回答:咋个认不得,你在那里费(捣蛋)啦嘛!

       据恩师周复刚教授后来陈述,《汉语》试卷是他出的,《文学》试卷是曹文星教授出的,《作文及作文评改》是程在福教授出的。作文题目是写一篇赏析杜甫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文章,周复刚教授评价这个作文题出得很有创意,多次夸这道作文题出得不错。让考生写赏析文章,又不提供原文。若考生连这首杜诗名篇都不熟悉,自然写不好。这就既考察了文化基础,又检测了写作能力。这首诗我背得滚瓜烂熟,最关键的是我那几年最爱看的刊物就是《阅读与欣赏》,那是一份专门赏析古代诗文的不定期刊物,里面的文章极有文采,每一篇都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反复播出,于是模仿那里面文章的风格,感觉写得很得心应手。周复刚先生当年刚从山东大学研究生毕业不久,自认为缺乏经验,出题偏难了些,一直对我们怀有歉意。昨天还半开玩笑地对我说:(当年)不小心为难了你,对不起了!我回答:恩师何为难之有?古汉语是我最大的短板,我在教育学院两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尽力最大限度补齐了这个短板。来深圳三十年,一直吃的是在教育学院学习的老本,感恩都来不及呢,多谢恩师当年的悉心教诲!周教授坦言:他当年考研面试时,那些题一开始也没看懂,但最终也全部做好了,得分还挺好的。还有就是:当年自主招生,自己出题,自己划录取线。同样的考题,管他们考多少分,只须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也就不失公平!

       由于我们是贵州教育学院招的首届脱产学习的全日制学生,相关政策还未出台,于是我们得以享受原教育局长培训班的待遇:1.往返车票报销(每学期2次,一年4次),并按照出差标准予以补助;2.学习期间,每天享受伙食补贴两毛钱,每月共6元;3.书籍资料费全额报销(条件是必须由贵州教育学院教务处统一购买,上不封顶);4.住四人一间的公寓,单人床;每人配一个双开门带玻璃窗的独立柜,上层装书,中下层装衣服;5.俩人合用一个自修桌(标准的大办公桌),一人一把椅子。这些优惠待遇到了我们的下一届就没有了,我们因为享受了就不能取消,一直享受到毕业为止。



上一篇文章:烟云写形象,葩卉咏青红——歌曲《流泪的飞蛾》赏析   

下一篇文章:童年•乡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