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预览
×
我的主页
照片
好友
[
文章
]
收藏
最新阅读
推荐文章
区空间
校空间
省工作室/
25
|
小学数学创生教学/
19
|
教学点滴
|
粤港澳教育交流
|
协作学校
|
香港新一代数学
|
香港新亚洲数学
|
数学作业
|
台湾
|
澳门
|
今日之星
|
学生日记
|
学生博客
|
精选试题/
6
|
数学奥林匹克/
6
|
数学游戏/
1
|
益智趣题
|
数学谜语
|
数学笑话
|
数学大王
|
数学名家
|
游艺天地
|
学习方法
|
应用数学
|
数学史话
|
我的教案
|
教育活动
|
教学课件
|
科研课题
|
教材分析
|
工作日程
|
七巧板
|
几何画板
|
我们的课堂
|
支教
|
他山之石
|
学习培训
|
科组活动
|
停课不停学 在线课堂/
6
|
年月日
|
设计图书室
|
未来图书室
|
苏教版小学数学电子课本
|
数字化思乐课堂/
2
|
本学习空间统计:
12132
篇文章
博主说明:教师
姓名:高红妹
学校:草埔小学
空间等级:
58
>
现有积分:126415
距离下一等级:13585分
空间排名:教师类 第1
最新文章
同饮一江水 共唱一首歌——草埔小学学生参.
深港合作 共促发展——草埔小学高红妹赴港.
有“艺”思!草埔小学202.
来点儿“艺”思 !草埔小学举办2023艺.
六一来点儿“艺”思!草埔小学举办艺术嘉年.
来点儿“艺”思 深圳市草埔小学举行艺术嘉.
随机阅读
同饮一江水 共唱一首歌——草埔小学学生参.
诉衷情 (贺中秋)
仲吕,山坡羊
仲吕,山坡羊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想象(中)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想象(上)
推荐文章
同饮一江水 共唱一首歌——草埔小学学生参.
深港合作 共促发展——草埔小学高红妹赴港.
三地合作有温度 项目引领谱新篇——全国教.
共沐书香 春暖花开——记广东省高红妹名师.
高红妹:我一直有一个梦,带着我的学生徜徉.
高红妹: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感受数学魅力
4月17日
2022
共沐书香 春暖花开——记广东省高红妹名师工作室推荐名著线上读书分享活动(第一期)
作者:
高红妹
发表时间-15 :8:38 阅读(
2028
)| 评论(
0
)
最美人间四月天,不负春光好读书。在这草场莺飞,丝绦拂堤的暮春时节,为提升名教师工作室学员的理论水平,促进专业素养发展。4月16日下午,广东省高红妹名师工作室成员们齐聚一堂,利用腾讯会议开展线上共读名著《深度学习-超越21世纪技能》读书分享活动,还特别邀请了广东省高红妹工作室的顾问—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何莹娟校长做点评嘉宾。
本次线上读书分享会由工作室学员何跃华老师主持,工作室10位入室学员和两位助理,分别结合自身阅读的体会、自己亲身的教育体验、学校实践案例,对深度学习的内涵和实践策略做了详细的解读分享,多角度呈现了美国“深度学习”的研究实况,同时也契合本学校、本地区的教育实践,给出了自己独到读书心得。
读书分享
林伟育老师对《深度学习》一书作了详细解读,并从中受到了一些启发: 1.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学目标,以4C技能与核心数学素养为出发点,让学生具备能够在今后工作和生活成功的能力。 2.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学策略,是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否能启发学生,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重置评价内容与手段,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直接影响教学目标与教学的方式。这关乎整个教育教学的导向,也是教育成果可视化的表现。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能激发学生对4C和核心素养能力的重视。通体来说,这是尤为关键的一环。 4.“教育信息化”观念的加深。信息改变了教育的方式方法,为教学提供数据依据,优化或解决了很多的教育问题。
陈志鸿老师从九个方面介绍了《深度学习》,他感触最深的是:这本书的第二章《思维品性:朝向深度学习的通途》。在本章中,作者将先前的知识与当前需要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技能相结合,其最充分的发展即“思维品性”。如深度学习者的16种品性,内化品性的7种策略,并演示来自示范学校的实际操作的教学实例(“劳动力发展项目”、长达20年的坚持,最终获“年度救师”),说明了将教学和学习凸显未来课堂思维路径的理性课程是如何实现的。通过阅读引发了陈老师的思考:结构、解构、建构和重构是一个线性过程。
欧启东老师最大的读书感受是从看不懂—啃得很辛苦—柳暗花明—拼成蓝图,可见欧老师对阅读这本书的执着,他明确了专业理论武装头脑,未来教育明确方向。他从具体的课例和学校的实践中介绍了深度学习的内涵,分析了21世纪技能的目标6C(品德教育、公民教育、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沟通、合作、创造力),并和我国教育中 “五育并举”、“三全育人”对比。
方芸老师在分享提到了项目式学习和团队协作的意义,并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进行分析,也给了自己思考的方向:各学科内容的整合。一是打破传统课堂的短时间限制,二是摆脱学科内容的孤立状态。这两种做法都促使教师寻找团队教学的机会,将内容整合。在真实的项目中,而不是聚焦于对事实性材料的回忆。通过完成整合了各学科内容的任务,学生能够将各种课程的学习综合起来,把任务和想法相结合,在真实的场景中体验知识的学习这是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王锐利老师从工作经验和自身阅历全面分析了这本书的作者,了解作者的成就,而且王老师通过博览群书,网上搜索等学习方式解开自己的疑惑:为什么要推进深度学习?什么是深度学习?如何开创深度学习的环境?进一步深入阅读《为了生活和工作的教育:发展可以迁移的21世纪世纪和技能》,并为我们详细分析报告。
黄丽娜老师分享了她最受启发的是理解和共情倾听。在教师层面,首先要做到理解和共情每一位学生,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教师营造温暖、润泽的倾听关系,创设公平共赢的学习机会,才会有高品质的真实学习,教师先要倾听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其次,要倾听学生的学习困难在哪里,了解学生“迷思概念”和“认知冲突”,并以此为起点进行教学设计;再次,要倾听学生观点的独特性和价值所在,并将这些观点串联起来。教师只要做最好的倾听者,让学生用心去体会,不框定他们,才能达到深度学习。在学生层面,教师要让学生静心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让每个人都在心里与回答问题的同学进行对话,知道从中获得启示是一种学习,产生疑问也是一种学习,让学生知道倾听是重要的学习机会。
黄燕芬老师先简单分析了了深度学习的定义、教授深度学习的关键、深度学习的意义,然后分享阅读这本书后的收获与感悟:数学学习不是教会一个知识点,会做一道题,而是培养学生一种数学思维思考方式,形成一种会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努力对学生的思维潜移默化地引导,启发学生主动去思考、实践、探索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金焕林老师结合自己学校的教学情况和我们分享教师互助的看法及感悟: 1.所谓深度学习是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而不是自学,它是对以往一切优秀教学的精华的概括和提炼,是‘好’教学的代名词。深度教学的内涵是建立在教师深度教的基础上而教师的深度教学是达成学生深度学习的基础。因此为教师,不仅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充实自己,还要读懂教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教学,不断地深度钻研、深度反思、才能促成学生努力学习、学会学习,最终达到深度学习的状态。 2.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是指学习者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 总之,让我们用数学的眼光去看,用数学的思维去想,用数学的语言去说让学起来从而主动进行学习,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乐学善思,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李燕玲老师着重分享感触最深的内容——第四章《“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技术”为学习充电》,并通过具体课例和课题来分析了她的体会与感悟:“双减”落地,传统的知识传授式教学无法支撑起素养培育的重任,需要用新的路径和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而实现从知识到素养的进阶。而 PBL 项目化(式、制)学习是一种全新、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方法,它以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为导向,是实践中探究和进化的学问。 《深度学习》一书隐含着许多有关学习的新解释和新观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从神经科学视角理解学习的新窗口。
何跃华老师结合自己的课例全面分析了深度学习的最基本要素,并根据当前的形势分析了《“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技术”为学习充电》的一些想法和感触:21世纪的学习者应该具备何种技能? 如何探索深度学习? 面向未来挑战的学校和教师又该作何回应? 如何培养学习者高阶思维、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习者为未来作准备?
彭燕老师不仅详细地分析了《深度学习》,而且内化并超前使用了《深度学习》的观点。她的感悟是:1.对课堂上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有较为系统的了解;2.立足于学生未来发展的培养对教育有更为深入的理解;3.运用相关教学策略,在未来教学实践中尝试探索PBLT模式。
周鑫老师分享的PPT水平相当高,不仅让人看起来赏心悦目,内容也是非常精准的,特别是能从多角度分析这本书的写作背景。周老师还分享到根据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科学知识; 2.对社会经济制度的功能:培养人才,促进民主、舆论的力量; 3.与文化的功能:传递保存,传播文化交流,选择和提升,更新和创造。 专家点评
何莹娟校长首先肯定了我们这次读书分享活动非常成功的,每个老师都能从自己实际出发,分享对这本书的理解。 何老师还为了我们十二个学员进行精彩的点评:林伟育: 伟育心得颇全面陈志鸿:志鸿首推第二章欧启东:启东分享重比较方 芸:方芸推荐都干货王锐利:锐利重在读原著黄丽娜:丽娜导图加共情黄燕芬:燕芬分享重实践金焕林:焕林互助加特色李燕玲:燕玲理论加课例何跃华:跃华辩证多思考彭 燕:彭燕内化已超前周 鑫:周鑫阅读成系统
对于《深度学习》一书,何老师也跟大家分享了她的五点看法:
1.从书名看主持人的愿景。 从这本书的名称,看出高红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高红妹老师对老师的期望。培养学生是为了学生的未来而不是过去,深度学习的教学需要深度学习的教师。从一线高中教师能够出版这样的经典,启发我们是否会向他一样能够从事深度学习的研究,形成教育的专著。 2. 从书本理念看未来趋势。 从深度学习的见解,来看后续在一线教学中的实践,后续专业学习共同的的构建,深度学习氛围的营造,都是我们后续努力的方向。当下的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混合,运用技术支撑教学的变革。新生代的教育形势要求我们教师能够 3. 从主要内容看思想内涵。 必须要思考学校的改革的长期规划“当前我们在做什么,未来我们将需要做什么”,只有把当下做什么与未来做什么都考虑进来,才能推动21世纪的深度学习。通过当下要做的事情,使学生获得未来需要获得的素养。当下的学习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可能发生在图书馆、室外的劳动基地,我们需要重构教育的地方与场所。学校的特色与体系的构建将是未来学校教师与学生公共成长的土壤。 4. 从阅读内化看价值追求。 教师如何转化、促进学生的优秀,教师如何带动学生、培养学生如何形成成功的能力与素养,如何将教师成长的素养与经验传递给学生。 5. 从操作策略看实践意义。 我们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度学习的变革不是某一个学校或者教师的单打独斗,是由一批骨干带领大家进行深度学习的研究,进而广泛推广。 工作室主持人总结
高红妹主任首先肯定我们这次的读书分享会非常成功,比预设更加理想。大家都能从不同视角来阅读这本书,能够得到不同的收获,能够发现不同的智慧,接着对大家的读书分享一一做了精准的点评。建议我们以后要把控好时间,要有舍有得,在最重要的环节进行浓墨重彩的解读分享,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享解读,将理论的高度与实践的温度相结合。
在活动的最后,我们进行投票评比,何跃华老师、欧启东老师、方芸老师和彭燕老师荣获本次读书分享会一等奖,林伟育老师、陈志鸿老师、王锐利老师、黄丽娜老师、黄燕芬老师、金焕林老师、李燕玲老师和周鑫老师荣获读书分享会二等奖。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这是一场精神的盛宴,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通过文字走近专家,学习专家对教育的见解和高效的教学理念,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质。 期待我们第二期读书分享之旅!
上一篇文章:骨干教师培训——广东省高红妹名师工作室跟岗研修第一天
下一篇文章:154期看点
[相关文章分类——
省工作室
]
学高为师,志存高远 -记广东省高红妹名师工作室线上研修学习活动第15天
学无止境,笃行致远 —广东省高红妹名师工作室跟岗研修活动(第10天研修)
“协助研修,共促发展” ——记2022年广东省高红妹工作室跟岗活动第3天
在线研修 “疫”一样精彩
名师引领促成长,且思且行共芬芳
评课议课 打造高效智慧课堂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记“2022罗湖区双库工程建设”开班仪式暨第一次线上培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