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预览
×
情满乌江(原名“乌江一朵浪”)
千里乌江水 奔腾入海洋
我的主页
照片
好友
[
文章
]
收藏
最新阅读
推荐文章
区空间
校空间
教学论文
|
人物彩照
|
诗词歌赋
|
散文随笔
|
楹联曲艺
|
古诗新唱
|
鸿雁长飞
|
赋彩课堂
|
闲情偶记
|
学海导航
|
桑榆晚景
|
流金岁月
|
快乐国学
|
博海观潮
|
本学习空间统计:
743
篇文章
博主说明:教师
姓名:杨建华
学校:退休教师
空间等级:
39
>
现有积分:15986
距离下一等级:14分
空间排名:教师类 第57
最新文章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二)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一)
中国古典诗人的炼意(下)
中国古典诗人的炼意(上)
中国古典诗人的炼句(下)
中国古典诗人的炼句(中)
随机阅读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二)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一)
中国古典诗人的炼意(下)
中国古典诗人的炼意(上)
中国古典诗人的炼句(下)
中国古典诗人的炼句(中)
推荐文章
相逢是首歌,歌手是你我——博客伴我陶然行.
魅力教师,闪亮登场——博客伴我陶然行(中.
博海弄潮,高唱大风——博客伴我陶然行(上.
天理昭彰惩恶扬善——影片《猎捕艾玛》观后
传承国学,增强文化自信
广西支教:真情付出,收获真情
5月10日
2010
中宣部原部长朱厚泽昨去世(转载)
作者:
杨建华
发表时间-16 :49:52 阅读(
1790
)| 评论(
2
)
中宣部原部长朱厚泽昨去世
曾提出三宽政策
【博主按】24年前,我在贵州某地区教研室担任中学语文教研员,那年8月,地区中语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二届一次学术年会在万山汞矿俱乐部召开,地区教委第一副主任(即教育局局长,升格为教委后,教委主任由主管副专员兼,局长任第一副主任主持工作)莅临大会讲话,赞赏地区中语会学术空气浓厚,鼓励大家畅所欲言,不要背任何思想包袱。特别提到了时任中宣部长的朱厚泽的“三宽”主张。此后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到省会贵阳出差,在与我大学师长聚会聊天时,大家多次提到朱厚泽其人和他的“三宽”主张,朱厚泽任中宣部长那几年,常常听到文艺界人士评价,夸他是建国以来最好的一任中宣部长。今日下午于搜狐网惊悉朱厚泽先生仙逝的消息,深感惋惜,特将这一消息转载于本博,表达一个普通群众对朱厚泽先生悼念。
在任期间曾提出“三宽政策”
昨天,原中宣部部长朱厚泽家属发出讣告:“朱厚泽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5月9日0时16分在北京辞世,享年80岁。根据其生前遗愿,丧事从简: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遗体火化,骨灰送回家乡安葬。” 1986年,在任中宣部部长期间,朱厚泽曾提出“宽松、宽容、宽厚”即“三宽政策”。
朱厚泽,1931年1月出生于贵州织金书香门第,革命家庭。其父及姨母姨父等多位长辈,师从著名的教育家黄齐生。194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建国后,任贵州省青年工作干训班学员,后长期在贵州省工作,并任贵州省委书记。1985年7月从贵州省调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是中共十二届候补中央委员、中央委员。
朱厚泽在任中宣部部长期间提出了著名的“三宽政策”,他本人也被称为“三宽部长”,朱厚泽本人曾回顾了当年提出“三宽”的前前后后。“三宽政策”的提出是在1986年文化部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上,当时他在发言中说:“文化要发展,各行各业要发展,推而广之,要使一个社会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有一件事情恐怕值得引起我们注意,就是:对不同的意见,不同的看法,与传统的东西有差异的观点,不要急急忙忙做结论;同时,对积极的探索、开拓和创新,要加以支持。”“有篇文章,讲到宽厚、宽容和宽松。三个"宽"字,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对于跟我们原来的想法不太一致的思想观点,是不是可以采取宽容一点的态度;对待有不同意见的同志,是不是可以宽厚一点;整个空气、环境是不是可以搞得宽松、有弹性一点。”
2008年,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朱厚泽曾撰文《关于近现代中国路径选择的思考》,他提出,“我们回顾一下这二十多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它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简单一句话就叫:解除市场禁锢。”“要想解决我国的文化问题,以求思想活跃,文化繁荣,学术发展,实际上就是一句话:解除思想文化禁锢。”在该文中他从五个方面探讨了中国路径选择的逻辑展开,他说现代市场经济,“经历过二十世纪变革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可能是好处较多、害处较少,效率较高、成本较低,刚性较弱、弹性较强,排他性较少、包容性较广,比较易于自我更新的一种社会经济制度,是迄今为止人类已经找到的有效组织社会经济生活的形式、制度、方法的基础。”谈到“民主法治国家”,他说:“民主法治的国家制度不是没有缺陷的制度,但是比较各种制度,它比较有弹性,抗冲击,易于进行更新、发展和完善。高度集权、高度刚性的集权制度有它的好处,但是从长期看靠不住。”对于“公民社会”,他的意见是:“社会的治理也要从专政、统治、管治、强制、限制的思路转变过来,实行企业自主、公民自治、国家和各种社会组织合作共治,否则是搞不下去的,我们在这个方面有非常痛苦的教训。”对于“科学技术”,他又说:“我们已经进到这样一个时代,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来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同时要在人跟自然的关系上求得一个和谐的结果。”最后他说“人文精神”,“人最根本的就是人的思维,发展就是自由。” (东方早报记者 石剑峰)
朱厚泽简历:
朱厚泽(1931—2010),1931年1月出生于贵州省织金一个书香门第,革命家庭——其父及姨母姨父等多位长辈,师从著名的教育家黄齐生。
194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贵阳师范学院肄业。1949年任中共地下党“新联”贵州省领导小组组长。
建国后,任贵州省青年工作干训班学员,青年团贵州省委文艺工作队队长,青年团贵州省贵阳市委少年工作部部长,青年团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青年团贵阳市委第一书记,贵阳烟草公司经理、党委书记,贵阳市化工局局长,贵阳市经委副主任,中共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贵阳市委常委。
1965年“四清”中受错误处理,下放农村劳动,1973年待分配;1978年任贵阳市革委会秘书长,中共贵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书记、市革委会副主任,1983年8月任贵州省委书记,1985年3-7月任贵州省委书记,1985年7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
1987年2月-1988年12月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1988年10月-1989年12月任全国总工会第十一届副主席、书记处第1书记、党组副书记;他是中共十二届候补中央委员、中央委员。
朱厚泽同志于2010年5月9日00:16因病逝世,终年81岁。
朱厚泽同志的家属发出讣告:根据其生前遗愿,丧事从简: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遗体火化,骨灰送回家乡安葬。
朱厚泽如是说:
历史是一面镜子。不要掩盖自己的过失。坦荡真诚地改正错误,终会有光明的前程。
我们经常说,我们这个制度的优越性就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句话是对的。但是,它同时也可以集中力量办错事,还可以集中力量办坏事。而这些错事、坏事谁也纠正不了。
二十世纪高度集权的国家,想用人类理性设计的计划经济制度(实际上是行政命令经济制度)来替代原有的制度,反映到社会问题上,就是国家吃掉社会。作为人群聚集的社会,如果没有自身公民社会的发育,要支撑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和文化持续的繁荣创新,要使整个国家机器能够比较稳定,都办不到。
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忽视人文精神的教育,只把知识当作一种功利来学,培养了一批手艺匠人,而且知识面非常窄,这是非常危险的。人最根本的就是人的思维,发展就是自由。(转自搜狐网)
上一篇文章: 记得那年那人那事……(转载)
下一篇文章:就《太行山上》歌词与“大山的梦想”商榷
[相关文章分类——
人物彩照
]
那个有趣的灵魂,走了
他是我们青春里的烙印——追记诗人汪国真
奉献中的绿色情怀
杜典山
中宣部原部长朱厚泽昨去世(转载)
青年作曲家陈贞贞
深圳语文名人之跋(转载)
深圳语文名人之十(转载)